河北遵化市堡子店镇南小庄村、堡子店村——
盗采盗挖砂石 堆埋矿渣垃圾(来信调查)
本报记者 金 歆 张腾扬《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8日 第 07 版)
编辑同志:
河北唐山遵化市堡子店镇堡子店村和南小庄村附近,有人在北岭河河道和附近耕地盗采盗挖砂石;并运来黑色尾矿物质和垃圾回填盗坑。还有人运来大量垃圾,堆在北岭河边。我们担心可能污染地下水和河水,希望有关部门及早治理相关问题。
河北遵化市 王先生
8月29日,记者按照读者来信提供的信息,来到河北唐山遵化市堡子店镇。
村民反映:盗采河砂、租地挖砂留下不少坑
在堡子店镇南小庄村西的北岭河边,只见两侧河岸高出河面七八米,西侧河岸有一处豁口,棱角凹凸,面积大约数平方米,断面露着砂石。
村民柳女士指着豁口告诉记者,前些年附近河道上有人采砂,一直到去年夏天还有人采,村里很多人举报过。
村民于女士也表示,自己曾见过有人在北岭河南小庄村流域采砂,“都是夜里来采的。”
刘澈(化名)长期担任北岭河附近流域的村级河长。他认为,那个豁口应该是发水自然冲出来的,但他告诉记者,采砂行为确实存在,一直到去年7月才停止。自己在2023、2024年都曾就河道采砂向水利部门举报过。至于是盗采还是有手续,他并不知道。
除了盗采河砂,群众反映的另一问题是在耕地上挖土采砂石料。
记者按照村民的指引,来到南小庄村南侧一公里处。只见一片玉米地旁有多个大坑,大的一两亩,小的也数十平方米。因为前一天下雨,坑里有积水。
“这些是外面公司包租村民的土地后,采砂石料后留下的。我们这里土层比较薄,把土挖掉就是砂石。”村民王先生指着一个坑的边缘对记者说,“你看这土层断面多整齐,应该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机器挖出来的。”
南小庄村村民刘先生表示,外面公司包租村民土地采砂石料在当地并不少见。他回忆,七八年前,有一家叫“鸿禧铁选厂”的企业,与自己签订协议租了自家20余亩土地,每亩每年1600元。“说是用来‘承料’,其实都是挖地采砂石。采完人就跑了,就给了我一年钱。地也没给填上,现在啥也种不了。”记者按照刘先生的指引,在南小庄村南侧偏东位置发现确实存在一个大坑,深达数米,坑里长满了杂草,边上还围着铁皮围栏。
“我们村围地采砂的情况更严重。”在南小庄村西南侧的堡子店村,村民杨先生告诉记者,外来人员租地采砂的情况很常见。“他们包下土地,夜里采砂,采完就填上,覆上土还给村民。”杨先生说,估计村里超过一半的土地都有这种情况,“我也租出去了一亩多,每年3000元,租期10年,就快到期了。”
村民担心:堆放、回填的矿渣、垃圾会污染河水和耕地
“前儿(最近)还有人在挖地采砂石。他们采完就填上坑、覆上土,很难被发现。”杨先生说。
采完砂石就填上,用什么填?
“用铁矿渣填。黑的、灰的矿渣都有,还有用垃圾填的。”堡子店村村民郭先生告诉记者,租村里地采砂的人从外面运来矿渣填埋土地,“现在地里还能看见一些填进坑里没来得及覆土,或者堆在田里还没来得及填坑的矿渣。”
记者在堡子店村北的一片耕地中走了个来回,共见到5处矿渣堆:黑色的、灰色的矿渣聚成了直径接近10米、高两三米的“小山”(见图,本报记者张腾扬摄),有的紧挨着生长着的玉米,有的堆上覆了十几厘米厚的土层,上面长着些杂草。
杨先生无奈地说,在这种采完砂石、填埋覆土上的耕地种庄稼,“第一年还长,第二年就不长了。”
南小庄村也有被倾倒的矿渣,记者在村南侧村民所说的“采砂坑”里看到一些黑色泛白、泛绿的矿渣,还有部分堆放在坑边。一名村民表示自己以前长期从事铁矿相关工作,认为泛白的矿渣可能是“硫酸渣”。
“几年前,就有人在我们村租地暗中采砂石料,并用矿渣填埋。”南小庄村村民王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一段其今年年初拍摄的挖掘机在地里夜间作业的视频,“今年还有人采。”
除了用矿渣填坑,村民反映还有人把外面的垃圾运进耕地填埋。记者在堡子店村北的耕地里,见到一处垃圾堆。路过的村民告诉记者,村外北岭河边还有几座更大的垃圾堆。
按照村民的指引,记者在堡子店村和南小庄村交界处的北岭河边,看到4座垃圾“小山”,每座“小山”高四五米,占地面积约数亩。
采访中,不少村民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河道边的垃圾会不会污染河水?矿渣留在地里,会不会污染土地?这样的地种出来的庄稼会不会有问题?
当地政府回应:以前确实存在盗采行为,已有一年多未接到新举报
是否真如村民所说存在盗采盗挖砂石?河道采砂有合法手续吗?耕地里的矿渣和河边的垃圾从何而来?8月30日,记者采访了遵化市有关部门。
一是河道采砂问题。“遵化全境未批准过河道采砂。”遵化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2024年2月,水利部门在北岭河南小庄村段附近偶然发现一起盗采河砂的案件线索,按执法权限移交给了堡子店镇,镇政府按照破坏河道作出罚款2万元的处理。
遵化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那起案件外,从2020年至今,堡子店镇没有发现其他盗采河砂的情况。“我们主要是由河长和网格员对相关情况进行监督,有情况他们会及时上报。”堡子店镇党委书记李鹏飞表示,自己2023年底到堡子店镇工作以来,没有接到过盗采河砂的举报。
对此,刘澈有不同说法。“我2023、2024年曾不止一次向上级举报盗采河砂。举报完,有执法人员来扣押机器,阻止采砂,可过几天又开始采。”
刘澈说自己是在遵化市河长微信群中举报的,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名为“河掌云信息平台”的部分群聊记录:2024年4月他在群里反映有盗采河砂的情况,并附上了采坑的照片,群中的“河长办”工作人员回复“已交办属地乡镇调查处理”。
二是租地偷挖砂石问题。“这个情况存在。”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郝红星开门见山。他介绍,2025年1月和7月,曾在相关区域发现两起案件,但盗挖规模都不大,其中一起已作出罚款9600元的处罚。除此之外,近年来并未发现类似情况。对于记者看到的“大坑”,郝红星表示将尽快调查核实。
三是耕地填埋、堆放矿渣问题。遵化市委负责人表示,村民所说的矿渣,初步研判主要是铁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砂,也有部分是尾矿泥和钢渣洗选后的废料。对于记者展示的5处堆放地,自然资源部门查阅土地性质资料后发现,4处为耕地、1处为建设用地。针对那处建设用地,记者提出,当地村民的土地确权证显示该处也是耕地。郝红星介绍,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期间根据当时地上堆放砂石情况“所见即所得”,认定该处为建设用地。
“2019年之前登记的信息呢?”记者追问。
“系统坏了,导不出来了。”
至于矿渣填埋问题,郝红星表示还需要调查才有结论,暂时不掌握。但据遵化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遵化曾对历史形成的盗采坑做过整治,其中一些就是用矿渣填埋,“这是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的”。
那么这些垃圾、铁矿尾泥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填埋或堆放在地里是否会造成污染?
“这些垃圾和尾矿砂、尾矿泥从何而来,我们暂时不清楚,已经交由公安部门予以追查。”遵化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张丽娜表示。遵化市委负责人表示,关于尾矿砂、尾矿泥的具体的成分已经采样送去检测,目前检测尚未出结果。“经专家现场初步快检,不是‘硫酸渣’,不属于危险废物。”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如果没有有害成分,尾矿砂是可以堆放在耕地中的。”对于记者提出的已经填埋在耕地内的矿渣,他们表示后续将进行地下采样,确认是否含有有害成分。
当地政府表示:已清运所涉地块全部堆放垃圾,将开展全域大起底大整治
不管是否含有害成分,矿渣可以直接堆放、填埋进耕地吗?
“工业尾矿渣或尾泥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可能还是危险废弃物,按照农田管理相关规定是不能进入农用地的。”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陈世宝介绍,矿渣等含高浓度金属成分,由于其盐分和离子浓度高以及缺乏土壤属性如缺乏有机质、微生物群落等,容易导致作物无法生长;矿渣里的重金属等成分在自然条件下,会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风险,若临近河流危害更大。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一般处理原则,即便是一般工业固废,也须在专门的固废堆放场所进行堆存,并做好防渗漏措施。对于金属浓度高的部分,需要进一步通过生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工业固废排放标准后,才能安全地用于填埋或其他用途。”陈世宝介绍。
记者搜索也发现,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向农用地排放……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
“近年来,对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和砂石资源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遵化市政府负责人表示,例如,从今年年初开始,遵化就开始推行无人机监测,共设置15个无人机站,常态化、不定时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监控。去年底,对盗采砂石风险较高的地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以前,盗采的砂石价值超过10万元才能入刑,违法成本低。今年7月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施行后,加大了惩罚力度。”
李鹏飞则坦承,“在遵化西部特别是堡子店镇一带,土地贫瘠,土层很薄。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群众在自家地里挖砂石自取自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筑材料需求扩大,这里慢慢就形成了砂石加工产业。”砂石加工企业目前对当地就业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希望能在严格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引导这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让“夕阳产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对于此次村民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加紧处理。”遵化市委负责人9月1日介绍,8月30日上午他们就开始清运河边垃圾,将堆放在耕地的矿渣尾泥清运到临时安置点,目前已清运完所涉地块堆放的全部垃圾和尾矿砂、钢渣洗选后的废料。当地公安、纪检监察机关也已介入追查相关责任。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更加严厉打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持续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的巡查监管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同时,开展全域环境卫生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后续结果如何,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