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以光速奔向未来,我们选择在此刻驻足,回望人类文明最深邃而恒久的脉搏——艺术。2025年,我们汇聚于此,并非仅为一场展览,而是开启一场跨越地域、文化与时空的对话,一次对“杰作”的当代诠释与集体致敬。
本次“世界艺术百杰名家书画展”,旨在全球范围内甄选百位最具影响力与创造力的艺术名家。他们或根植于东方水墨的玄远意境,在笔情墨趣间追寻天人合一;或驰骋于西方油彩的绚烂疆域,以形色光影解构现实与幻想;更有勇于破界者,融汇数字科技、多元媒介,为古老的书画艺术注入崭新的生命活力。百位名家,百种风貌,共同勾勒出今日世界艺坛的壮阔图景与无限可能。
李永锦,复旦毕业,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副主任,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陆元鼎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特聘画师,山东子日美术馆特聘艺术委员。
上海美术学院 "水墨缘”研修班结业。
2024年CCTV中视文化频道签约艺术家。
2024年被授予钓鱼台国宾礼艺术家。
艺术简历
2014年赴四川参加四川张大千纪念馆《纪念张大千诞辰115周年陆元鼎诞辰105周年画展》作品被张大千纪念馆收藏。
2014年10月7日赴韩国参加韩国第四届中韩文化交流展, 作品被收藏。
2015年1月7日应法国默伦市政府邀请,上海张大千大风堂中法文化交流团应邀赴法举办书画展,任代表团秘书长,作品参展。
2017年4月7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交流中心书画展。
2018年2月26日人选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研修班作品展览。
2018年4月6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122周年校庆《科学与艺术对话》艺术展 。
2018年6月22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中华追梦》艺术展 。
2018年9月20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唐文化之旅》画展入画册。
2019年3月1日,人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向大师致敬》大风堂三代画家艺术展。
2019年4月4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校庆123周年书画展。
2020年5月湖南电视台专题报道《李永锦抗疫主题国画作品赏析》。
2021年10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艺术名家李永锦春秋太行作品展播。
2021年11月人民日报刊登李永锦山水人物画作品。
2021年参加中国新闻杂志社“艺海无涯”庆祝当代百位艺术名家邀请展" ,荣获金奖。
2022年6月19日荣获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暨“崇德尚艺”当代书画名家专题展——当代书画艺术一等奖。
2022年经北京钓鱼台国宾礼艺委会审核决定,被授予钓鱼台国宾礼艺术家。
2022年10月21日荣获国家级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发展中心授予的《中华翰墨传承人物》荣誉称号及证书。
“2023年荣获最具创新力艺术家”人气榜单。
2023年9月入展CCTV《今日视界文化视界》展览。
2024年参加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二十周年邀请展,作品入画册。
2024年7月28日应邀参加北京“相约奥运——艺术同行”,被授予中法文化大使。
2024年9月20日人选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成立三十周年《繁花,硕果》展。
2024年10月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上传并发布人物山水画作品。
2024年10月通过全国政协中国文联评选为《国家文化传承人物》。
2025年2月全国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名家。
2025年7月【中华英才·李永锦】全国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
2025年8月受邀中国文联文化工程,《李永锦【共和国艺者】“辞令通古今·书画集大成”项目。
2025 年8月入展第七届伦敦艺术双年展推荐艺术家。
2025年8月入展中华英才网,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央级期刊《中华英才》半月刊官网。
2025年9月应邀网上展览《复兴之路 大国担当》组委会颁发“艺术创作杰出贡献奖”奖。
2025年10月受邀由故宫博物院领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李永锦—国之瑰宝•非遗文化传承大家】——官方推荐报道!
作品被法国 美术馆、韩国首尔美术馆、四川张大千艺术馆以及相关机构,个人收藏。
rId9
承古韵而开新章:品李永锦水墨作品之气象
李永锦先生的水墨作品,宛若一座架接传统与当代的桥梁,既清晰烙印着“大风堂”一脉的基因密码,又跃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审美脉搏。其艺术风貌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深厚学养、正统师承与个人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观其山水,最显著的特质在于“笔墨的融通与气象的营造”。他深得张大千一脉早期临古功底的精髓,笔下山石树木的勾勒皴染,法度严谨,蕴含着宋人之骨、元人之韵。然而,他并未止步于对古法的摹写,而是将大风堂泼墨泼彩的美学观念内化为自身的艺术语言。在其佳作中,我们能看到酣畅淋漓的泼写与精谨微妙的勾勒浑然一体。墨色的晕染层次丰富,混沌中见清明,仿佛天地初开的氤氲之气;而在此基础上以精劲线条勾勒出的屋宇、舟桥、人物,则成为画面点睛之笔,赋予磅礴气象以可游可居的人间情味。这种处理,使得他的山水既保有传统文人的笔情墨趣,又生发出雄浑厚重、具有强烈视觉张力的现代意境。
在题材与构图上,李永锦同样展现出“古意新诠”的智慧。无论是寻丈巨制还是尺幅小品,他均能经营出引人入胜的格局。其作品常透出一种静穆而宏大的诗意,山峦的起伏、云水的流转,皆在严谨的章法中蕴含着自然的节奏。他善于将古典图式与现代构成意识相结合,使得画面在沉稳的古典气韵中,透露出清新的时代感。尤为难得的是,其作品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书卷气”,这无疑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内省修养,让观者在笔墨氤氲间,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精神文化的沁润。
综上所述,李永锦先生的作品,是植根于“大风堂”沃土而生长出的嘉木。他以传统笔墨为根基,以现代审美意识为观照,成功地将泼彩的墨韵奇观与文人画的笔意精神进行了创造性融合,构筑出既承古韵又具新章的审美世界。他的艺术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水墨画在当代的生命力与发展方向。